最近,新加坡人力部(MOM)和视觉、音频及创意内容专业协会(VICPA)联手发布了一则提醒,特别针对婚庆行业等创意领域的反馈,提醒本地公司别随便找外国自由职业者来新加坡干活儿!
啥情况?
MOM接到消息,有些公司偷偷摸摸找外国自由职业者来新加坡做婚礼摄影、摄像和化妆等服务。
人力部和VICPA明确说了,这种做法是大大的不行!

根据《外国人力就业法》,持旅游签证或学生签证的外国人不能在新加坡提供这类服务,公司也不能雇他们来干活或推广这些服务。
VICPA还说,这种乱来的行为严重影响本地自由职业者的饭碗。
他们正和MOM一起努力解决这个问题,鼓励大家多支持本地创意人才,维护公平的招聘环境,遵守新加坡的法律。
违规后果很严重!
MOM表示,他们会不定时检查没有合法工作准证的外国人以及帮他们的公司。
如果被抓到,后果可不轻:
-
外国人可能面临最高2万新币的罚款、最长两年的监禁,或者两者兼得。
-
雇佣这些外国人的公司也会面临同样的处罚。
-
更惨的是,违规的外国人还可能被禁止入境或在新加坡工作。
特殊情况咋办?
有人在VICPA的Facebook帖子下问:那外国电影摄影师来新加坡拍项目是不是也不行?
VICPA回复说,如果有需要,相关公司可以按现有流程申请特别许可,带海外人才来参与项目。这套流程一直都在,没啥变化。

虽然这次提醒主要是针对婚庆行业,但VICPA也说了,其他创意领域也得照着这规矩来。
新加坡“不能随便请外国人”的规则!
继续深挖一下:新加坡的《外国人力就业法》(EFMA)其实是个大框架,管着所有外国人来打工的事儿。
简单说,外国人想在新加坡干活儿,必须有合法工作许可(Work Pass),不然就是违法!
旅游签或学生签的外国人更不能接活儿,否则公司和个人都得挨罚。
除了创意行业,这个法子还适用于好多其他领域。
MOM(人力部)对不同行业有具体要求,尤其是服务、建筑啥的。违规罚款可高达2万新币,还可能坐牢两年。下面我列几个类似的规定,帮你避坑:
1. 服务行业(如餐饮、零售、酒店)
- 啥规定?
公司想请外国工人,得申请Work Permit,但有严格的配额(Quota)和费用(Levy)。只能从指定国家招人,比如马来西亚、泰国、中国等。外国人不能随便来做短期服务活儿,比如当服务员或清洁工。 - 为什么?
为了优先本地就业,控制外国劳动力数量。旅游签的外国人绝对不能帮忙端盘子或搞促销。 公司超配额或没许可请人,罚款1万到20万新币,还可能吊销营业执照。外国人被抓到,也得罚款或遣返。
2. 建筑和制造业
- 啥规定?
这些蓝领行业对外国工人要求超严,只能招低技能的,从特定国家来。短期项目也不能随便找外国自由职业者,得通过Work Permit。 没许可的“飞来飞去”干活儿?门都没有!

- 为什么?
这些行业本地人少,但政府想平衡劳动力市场,避免本地工人失业。 雇主违规,罚款可达30万新币,公司负责人可能判刑。外国人没许可干活儿,最高罚2万新币+两年牢。
3. 外国自由职业者整体禁令(不限于创意)
- 啥规定?
外国人想当自由职业者?除非你是公民或永久居民(PR),不然基本不可能。旅游签或学生签的不能接任何本地客户活儿,包括线上服务。 想远程接海外单子?如果人在新加坡,也得小心MOM查。 - 为什么?
保护本地自雇人士的市场。外国人必须通过公司赞助申请Employment Pass(EP)或S Pass啥的,单干难上加难。
4. Employer of Record (EOR) 不能赞助外国员工
- 啥规定?
外国公司想通过新加坡的EOR(代雇公司)请人干活儿?从2024年起不行了!EOR只能帮本地公司,不能为外国实体赞助Work Pass。短期访客可以用Short-Term Visit Pass(最多90天),但不能正式工作。

- 为什么?
防止绕过本地注册,直接雇外国人。得鼓励外国公司来新加坡设办事处。 违规操作,罚款高达20万新币,还可能被调查。
5. 特定职业需要额外许可(如私家车司机)
- 啥规定?
想当网约车司机(Grab啥的)?外国人必须有Private Hire Car Driver’s Vocational License (PDVL),但整体还是得Work Permit。旅游签的不能开车拉客。

- 为什么?
安全和本地就业优先。有些创意或技术活儿也没执照要求,但外国人一样得有工作许可。 没许可开车,罚款1千到5千新币,严重时吊销资格。
这些规定都出自EFMA,核心就是“外国人干活儿=必须有Work Pass”。
MOM最近还更新了些规则,比如Work Permit持有者就业年限没上限了(从2025年7月起),但对自由职业者还是严。
想请人?优先本地人才,或申请许可。违规不值当,罚单飞来可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