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新加坡所有人!带你了解必知的6个消费税小知识~
椰子 · 2025年08月01日 10:48
阅读 247
椰子总结:
- 并非所有在新加坡的消费都需要交消费税,为什么?
- 在海外购物回新加坡,也要交消费税,但能获得一定税额减免
- 在新加坡,不像消费者公开包括消费税在内价格的企业已经违反了法律!
这些年,新加坡物价飞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费税GST。毕竟从2023年开始,GST已经连续涨了两年。
这是一项影响新加坡每个人的税,我们认为大多数人都熟悉商品及服务税的运作方式。然而,除了知道我们必须为我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支付9%的税之外,我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对它知之甚少。
以下是我们认为每个新加坡人都应该知道的关于消费税的6件事。
事实上,GST在新加坡已经有30年历史了。在1994年第一次被引入新加坡时,那时候的税率为3%,迄今为止涨了6%。
在2003年、2004年、2007年,政府曾三度调高消费税,直到最近两次调整。所以连续两年涨消费税并不是第一次了哦~
2)GST预计今年将为政府带来217.3万亿新币收入
在宣布要连续两年调涨GST时,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当时还是副总理)就解释道,政府若不提高消费税,新加坡的财政情况会变得更糟,新加坡在2024财年结束时将出现赤字,2025财年的收支平衡方面预计也会出现赤字,也更不利于国家和人民。
事实是,消费税的增加确实让新加坡政府财政状况得到了缓解。政府预估,这在2025财年带来217.3亿新币的收入,比去年增长5.5%。这将使其成为政府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仅次于企业所得税,高于个人所得税。
没想到吧,虽然看起来不太起眼,但在新加坡每一笔消费都纳入了消费税的条件下,最终收上来的税款达到了这么一个惊人数字哦~
自2020年1月1日起,进口服务将征收消费税。 无论进口商是否注册了消费税,进口商品的消费税通常都要缴纳。
而从2023年1月1日起,通过航空或邮政进口到新加坡并从注册供应商处购买的价值400新币或以下的低价值商品也需支付商品及服务税。
当我们在海外旅行时,将商品带回新加坡时,我们也必须支付消费税,但能获得一定减免。
减免额度基于我们在境外停留的时间。对于那些在海外旅行48小时或以上的人,消费税减免为500新币,而那些在海外旅行少于48小时的人只符合100新币的消费税减免资格。
当我们在新加坡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我们可能不必每次都支付GST。因为在新加坡,如果企业的应税供应在12个月内超过100万新元,才必须注册GST。
商家是代政府征收GST的,收到的钱全归国家所有,因此不用怀疑是否多收费了(除非他们没有满足上述要求)。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如果某样商品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多个GST注册企业,最终的消费者可能会被收取“多重GST税”。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企业A把产品X卖给企业B。企业B把产品X变成产品y,卖给企业C。企业C再把产品Y变成产品z,卖给终端消费者后,政府就有可能收取总共21.5%消费税。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即使企业B和C在购买商品时已经支付了9%消费税,但最终政府会将这部分钱退还给该企业。
因此,企业不需要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也不需要为此买单。
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必自己心算商品及服务税会给我们购买的产品增加多少成本。这是因为新加坡国税局要求企业向客户公开显示包括消费税在内的整体价格。例如,广告上的任何价格必须涵盖消费税。商家不允许在没有公布消费税的情况下给你报价,然后在你承诺购买后再加上消费税。
一个例外是餐饮业和酒店业。这样做的原因是,这类企业通常收取服务费,导致他们难以显示含有消费税的价格。虽然他们不需要显示包括消费税在内的价格,但他们必须在显著位置表明这个报价是包括了消费税在内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餐馆总是在菜单上放一个“++”的标志,也就是消费税+服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