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问题
震惊!新加坡去年自杀人数476人,22年来最高!生活成本太高,很多人正加速离开?
狮城椰子 · 2023年07月04日 13:12
阅读 547
令人震惊!

 

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去年的自杀人数是22年来的新高!

 

本地媒体报道,2022年,新加坡一共有476人自杀死亡!比2021年增加超过两成,创下自2000年以来的纪录。

 

示意图

 

让人感到忧心忡忡的是,本应是社会顶梁柱和未来的青少年,在过去几年成为了新加坡自杀者中的“主力军”。

 

新加坡,到底怎么了?

 

新加坡越来越多年轻人自杀

这名16岁少年跳楼结束了生命

 

昨天,新加坡援人机构(Samaritans of Singapore,简称SOS,前称新加坡援人协会)发布了一份文告表示:

 

在2022年全年,新加坡一共有476名自杀死亡者,比2021年的378人增加了25.9%之多。

 

文告部分内容

 

更让人感到忧心的是,在过去几年里,10岁至29岁的这一群体,成为了新加坡自杀群体中占比最高的一类人。

 

2022年,该年龄层共有125人自杀,比前一年的112人增加11.6%。连续四年,自杀占据了10到29岁年轻人死亡原因榜首,占该年龄层所有死亡人数死因的33.6%......

 

而在这125人,更有91人年龄介于20岁至29岁,似乎隐约显示出新加坡年轻人正面临空前压力。

 

示意图

 

另一方面,新加坡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70岁至79岁者的自杀人数,也从2021年的30人增加至2022年的48人,增加了60%。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位资深精神病学家与心理健康顾问Jared Ng表示:看到新加坡自杀人数空前上升,令人无比心碎。

 

他说:自杀率攀升,显示看不见的精神苦痛正在渗透我们的社会,尤其是年轻人和老年人。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对持续严重影响心理健康的紧迫问题保持警觉,像是社会孤立和孤独问题。

 

示意图

 

事实上,翻看过去几年的记录,其实新加坡的年轻人一直在面临着过高的压力,自杀事件层出不穷。

 

2019年,一名曾经参加过《新加坡偶像》的美女歌手李卿瑄自杀离世的消息,在本地网络上曾引发过热议。

 

李卿瑄称,“陷入了旁人无法理解的沮丧,因为要想真正理解它,你必须经历它,这是我不希望任何人经历的。我们都尽了最大努力,但我仍然不适应这个世界,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适应。所以这是我的告别。”

 

 

而在2016年,也有一名年仅16岁的少年刘某从一座组屋一跃而下......

 

刘某的哥哥说,当时死者和自己表示想出去看电影。结果没多久,就有人发现刘文杰躺在楼下的血泊中,一动不动。

 

之后,有人发现了他留下的字条,上面写道“我已经16岁了。您抚养了我16年,我不怪您。别担心。”

 

据悉,刘某死的这天也正是新加坡N水准会考的放榜日,所以怀疑他可能是因为对考试结果没有信心,选择跳楼结束生命。

 

死者和事发地点,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人都说:在新加坡生活太累,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新加坡自杀人数连年走高,或许正和这一点息息相关。

 

新加坡人的压力太大了!

工作、学习、生活快把人压垮?

 

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新加坡的生活节奏偏快,路上见到的行人大多都是行色匆匆的。

 

在这个小岛国,很多人从读书到工作再到生活,无时无刻不是被压力包围着。

 

1)学生压力大

 

新加坡推崇精英教育,因此,很多学生从小时候就被迫开始各种“卷”。

 

虽然,新加坡有很多条路给学生用作升学的选择。但是,以最重要的大学来说,截至去年,新加坡的同届生终生大学录取率(Cohort Participation Rate),也不过42%......

 

 

为了让自己更有优势,新加坡的学生们不仅要“卷”学业,还要“卷”各种课外活动。

 

新加坡学校里的CCA,图源:schoolbag.sg

 

下了课之后,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也得安排上~新加坡的补习文化相当盛行,甚至从幼儿园时期甚至更早就开始了......

 

图源:法新社

 

当然,近些年,新加坡公立大学正在扩招。教育部长陈振声在今年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部门开支预算时,宣布教育部将在2025年底之前,将同届生终身大学就读率提高到60%,让更多工作人士有机会报读大学提升技能。

 

但就是这样,新加坡依旧有40%的人无法上大学......在大学毕业生和理工学院毕业生薪水有明显差距的新加坡,学生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图源:Todayonline

 

2.工作压力大

 

新加坡人所面临的压力,不仅仅限于学习方面。

 

在2021年7月,英国床褥制造商Sleepseeker公布了一项调查发现,新加坡的疲惫指数在16个国家当中排在榜首,比美国和日本都高。新加坡人就是全球“活得最累”的那群人。

 

图源:Business Today

 

还有其他的排行榜也佐证了这一点。2022年Kisi发布的《最佳工作与生活平衡城市》,新加坡也几乎“反向登顶”了......

 

新加坡有近四分之一的的全职员工一直在超时工作(每周工作超过48个小时),而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建议,这个数字应为40个小时。

 

新加坡是世界知名“过劳城市”,图源:Kisi

 

不仅工作时间久,新加坡人的睡眠时间也严重不足。

 

早在2016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做的全球睡眠时间调查里,新加坡人和日本人的平均睡眠时间最短,只有7小时24分,可以说是相当悲催了......

 

 

3.生活压力大

 

在新加坡生活压力山大,单单就一个生活费,就能够让很多人噤声。

 

“全球最贵城市”的各种榜单,新加坡要不就是Top 1,最次也能基本进个前十......

 

 

咱们仔细说道说道,新加坡究竟生活成本有多离谱。

 

买车车贵,还要先买10万-12万新币的拥车证:

 

图源:motorist.sg

 

买房房子贵税费还高,对于外国人来说更是天价:(60%的额外买家印花税了解一下?)

 

图源:新加坡国家发展部

 

买房买不起,租房也租不起。这几年,组屋房租年比涨了28.5%,连之前被认为是“偏远郊区”的榜鹅和盛港,四房式组屋房租直接涨了近40%!

 

图源:CNA

 

新加坡医疗费也高,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只有更贵没有最贵,涨价突出一个“随心所欲”。

 

 

另一方面,新加坡虽然看起来“很富”,但贫富差距依然显著。

 

2022年,新加坡基尼系数是0.437。但由于政府从来没有制定贫困线标准,“有多少穷人”实际上在新加坡并不可考。

 

南洋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前主任张优远副教授曾表示,根据国际组织和学者的一般定义,低于收入中位数一半的人口,也就是大约20%的新加坡人可以定义为穷人。

 

图源:UCA News

 

不过,对于新加坡政府来说,他们社会援助的目标群体主要是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也就是说,很可能还有一群需要援助的人,其实并没有办法得到足够的援助。

 

比如,我们在食阁里,随处都可以见到在收拾碗碟的老人们。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人都说,“新加坡太卷不适合生活”,但却还是有很多人对新加坡趋之若鹜。

 

毕竟,单单是在去年,就有几十万外国人回流新加坡。这一数据,在去年的《新加坡人口简报》种有着深刻体现。

 

新加坡并不是什么都卷!
这些方面新加坡很“反内卷”
 
说起来,虽然新加坡压力很大看起来很卷,但是在某些层面,政府也在不断改进,帮助人们过得更轻松些。
 
1) 新加坡不卷房
“居者有其屋”年轻人也能买房
 
新加坡的HDB组屋政策,全球闻名。
 
这项曾由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提出的一项福利政策,发展至今,让无数新加坡人深深体会到普通人也能买房的幸福。
 
许多本地年轻人一毕业,不是先找工作,而是先去申购一套房!
 

图源:Todayonline

 

因为在新加坡买组屋,价钱不贵,政府曾帮大家算了一笔账
 
  • 24万新币的房子

  • 用公积金或现金首付3万6千

  • 政府再补贴6万5千

  • 最后贷款13万9千

  • 每月只要偿还631新元(25年),而这个数刚好能用每月存入的公积金偿还。

     

     
上述例子整个家庭收入3000新是远低于新加坡平均水平的,但依然可以轻松买房。
也就是说,只要整个家庭月收入3000新元以上(在新加坡属较低了),就能负担一套三房式的新组屋。

图源:CUP

 
 
2) 新加坡不卷成人教育
职业技能课和补贴齐上
 
今年5月1日,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在全国职工总会上提到:
 
政府正在研究如何对每名本地雇员进行更多投资,以帮助他们掌握职业规划、学习和提高技能,未来能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机会!
 
至于培训的费用和门槛,黄循财让人民不用担心,政府将会与职总密切合作, 为所有人“保架护航”!
 

副总理黄循财五一职总会上讲话,图源:早报
 
另外,在去年11月,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提出,本地中年雇员如果被裁退,要转换新赛道时,政府会进一步增加补助。
 
其中,40岁至60岁雇员能获额外500新币,直到2025年底都能将其用来报读职业过渡课程!
 
政府在积极努力让更多人都能找到工作中,
 

 
3) 新加坡不卷工作了?
4天工作制开始兴起...
 
现在,灵活工作制成为了新加坡很多公司的标配,甚至有公司实行上4天休3天的工作制度!
 
不仅如此,据《8视界新闻》报道,本地也有越来越多公司推行4天工作制!

 

新加坡中小型企业商会说,计划推行这项计划的公司3年来增了10%-15%!

 

 

图源:8视界

 

另外,中小型企业商会也提出这项新工作制度,让许多人能更好兼顾工作与家庭,尤其是在职妈妈们能腾出更多时间陪孩子。

 

当然,这也和新加坡打工人现在的心态有关,毕竟,不久前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80%的求职者,在应聘时会将公司能否提供灵活办公安排作为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图源:Premia TNC

 

///

 

新加坡压力过大是事实,但另一方面,学会如何调节自己面临的压力和困境,或许也是很多来新的外国人,必须学习的“必修课”。

 

对于不少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来说,来新后的语言障碍和陌生的环境,是造成他们心理压力陡增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有些人,则通过积极融入社会,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联合早报》曾报道,就有不少人加入了英语演讲俱乐部,通过突破语言隔阂来融入新加坡的新环境。

 

图源:早报

 

当然,能够自己适应新加坡很重要,但在新加坡,生活的舒适程度,其实和有没有身份还是息息相关的。

 

有人说,只有成为了PR/公民,才算真的进入了新加坡这个“圈子”,至少在住房、教育、医疗上,就能享受不错的待遇,生活压力骤减。

 

椰友们,你们怎么看呢?评论区一起聊聊~

 

THE END
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关注狮城椰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