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天还未亮,蒂娜已经轻手轻脚地起床。她需要赶在雇主一家醒来前准备好早餐、熨烫好校服,并确保客厅的地板一尘不染。这是她在新加坡工作的第三年,也是她离开印尼西爪哇老家的第1095天。
在新加坡,像蒂娜这样的外籍女佣(Foreign Domestic Workers)超过28万人。她们大多数来自菲律宾、印尼、缅甸等地,承担着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照料老人的工作,成为许多双职工家庭不可或缺的帮手。然而,在这座以高效和秩序闻名的城市里,她们的生活状态却鲜少被真正关注。
理论上,外籍女佣是"家庭助理"(domestic helper),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佣人"。新加坡政府要求雇主为女佣提供合理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包括每日固定休息时间、每周至少一天的休息日,以及独立的住宿空间。
但在实际操作中,情况往往更为复杂。
"我的雇主对我很好,会给我买生日蛋糕。"来自菲律宾的莎莉说,"但我也听说过很多同乡的故事——有人每天工作18小时,有人三年没回过家。"
莉莎的日常时刻表精确到分钟:4点15分起床准备早餐;5点送孩子上学途中买菜;6点半开始打扫卫生;8点清洗全家人前一晚的衣物;10点准备午餐......直到深夜12点,她才能回到那个位于厨房旁的储物间休息。这个不足4平方米的空间里,一张窄床、一个小衣柜就是她的全部。

示意图
这样的生活并非个例。根据新加坡统计局数据,每5户家庭中就有1户雇佣外籍女佣,这个比例在全球名列前茅。
"没有女佣,新加坡的双职工家庭模式根本无法维持。"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一位副教授指出,"她们实际上是新加坡经济运转的重要齿轮,却常常被视作‘家具‘’的一部分。"

与之相悖的是,根据新加坡非营利组织"情义之家"(HOME)的调查,约30%的女佣表示自己"几乎没有私人时间",15%的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100小时。尽管新加坡人力部(MOM)规定女佣每日应有至少8小时连续休息时间,但现实是,许多女佣的作息完全取决于雇主家庭的安排。
一些女佣的付出也没有得到回报甚至是基本的尊重。就在不久前,新加坡本地媒体The Independent Singapore就报道了这么一条新闻,一名女佣发文控诉:我们丢下自己的孩子来抚养你们的孩子,你们却把我们当作二等公民,连基本的尊严都没有。

每周日是新加坡女佣的法定休息日。这一天,乌节路、幸运大厦、小印度等地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女佣——她们在商场走廊、公园长椅或快餐店里相聚,分享家乡的食物、交换手机里的照片,或者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起。
"这是我们唯一能放松的时间。"来自缅甸的梅说,"但有些雇主会找各种理由不让我们出门,比如孩子没人照顾、家里有客人。"
更微妙的挑战在于隐私和无法明说的隔膜。在新加坡的组屋或者是公寓里,许多女佣的"房间"是储藏室、阳台,甚至是厨房的一角。尽管人力部要求雇主提供"适当的住宿空间",但"适当"的定义往往模糊。
"我睡在洗衣房,和洗衣机共用一面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佣说,"晚上机器运转的声音很大,但我已经习惯了。"

示意图
在新加坡乌节路一家高档商场里,我们遇到了正在陪雇主太太购物的菲律宾女佣莎拉。她手里提着大大小小的购物袋,却始终与雇主保持着三步的距离。"这是不成文的规定,"莎拉低声解释,"我们不能和雇主并肩走,更不能表现得像朋友。"

这种隐形的阶层区隔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32岁的印尼女佣艾米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某一天,她发现雇主在冰箱里安装了摄像头。
"每次我拿食物,都能感觉到被监视。有一次我吃了一块剩下的蛋糕,第二天就被扣了50新币工资。"艾米说这话时,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胃部,"现在即使很饿,我也不敢随便拿东西吃。"

示意图
这种生活状态的背后,是深刻的社会认知鸿沟。在新加坡商场里,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家女佣听话吗?""还算乖,就是动作有点慢。"南洋理工大学202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约40%的新加坡人潜意识里将女佣视为"低一等的服务者",而非平等的劳动者。
"最伤人的不是工作辛苦,"一位从业8年的菲律宾女佣说,"而是雇主家人从不和我同桌吃饭,好像我会弄脏他们的餐具。"说这话时,她正在厨房的小凳子上吃着自己的晚餐——一碗白饭配几片青菜和不多的肉菜。
但在另一方面,即使条件不太理想,一些女佣也只能继续忍着。因为她们也别无选择。
目前,外籍女佣来新加坡工作往往需要通过中介,且需要支付高昂的中介费(约7000-10000新币)。这相当于她们10-15个月的工资。因此,这笔费用往往通过借贷筹集或是直接由中介公司先行垫付,而她们需要在工作后的前1-2年将债务还清。
"如果我辞不干了,就没办法还钱,家人也会受影响。"一位印尼女佣坦言,"所以即使工作很累,我也只能坚持。"

示意图
这种经济压力使得许多女佣即使面对不合理的工作条件,也不敢轻易更换雇主。根据新加坡非营利组织TWC2早前的调查数据,一个惊人的事实是:
-
68%的女佣每日工作时间超过14小时
-
42%每月休息日少于1天
-
23%的住宿空间不符合政府规定
-
15%曾被克扣工资
-
8%遭受过肢体暴力
"这些数字只是冰山一角。"TWC2研究员林美玲说,"很多女佣不敢举报,怕失去工作。"

雇主一家在外面吃饭,但女佣没饭吃,图源:mothership
虽然新加坡人力部近年来已采取措施规范中介行业,但问题依然存在。但好消息是,改变也正在悄然发生。
近年来,新加坡社会对女佣权益的关注逐渐增加。2023年,新加坡人力部推出新规:强制要求雇主为女佣提供真正的床铺;严惩克扣工资行为;简化女佣投诉流程。
新加坡人力部2023年官方发布的《外籍女佣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女佣平均每周工作6.3天,85%雇主表示会给予每周固定休息日,投诉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2%。
民间组织也在积极行动,"女佣休息站"项目在多个社区设立20多个站点,为休息日的女佣提供免费Wi-Fi、医疗咨询和法律援助。

另一方面,一些雇主开始主动调整对待女佣的方式,包括但不止于:允许女佣与家人同桌吃饭、提供固定休息时间,而非"随时待命"、协助她们学习新技能,如英语或护理知识。
"我们家的女佣和我们一起生活了8年,就像家人一样。"一位新加坡母亲说,"她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起长大,我们每年都会帮她买机票回家探亲。"

一名新加坡男子甚至花钱买机票让女佣的孩子们飞到新加坡,让自家的女佣6年内第一次和孩子团聚。

图源:mothership
金融分析师张伟一家是新加坡新型雇主关系的典范。他们为女佣准备独立卧室,每周日固定休息,每年还额外支付一个月奖金。"艾玛照顾我母亲5年了,"张伟说,"她值得被好好对待。"
在牛车水附近的一个社区中心,我们遇到了正在参加烘焙课程的菲律宾女佣们。空气中飘着黄油和面粉的香气,笑声此起彼伏。"这是我一周最期待的时刻,"正在学习做松饼的玛丽亚说,"在这里,我能暂时忘记自己是个女佣,只是一个喜欢烘焙的普通人。"

///
莉莎房间的窗外,新加坡的夜景璀璨夺目。这座城市的繁华,离不开这些默默付出的外籍女佣。给予她们应有的尊严和权利,不仅是对个体的尊重,更是对整个社会文明的提升。正如一位社会学家所说:"一个国家的温度,取决于它如何对待最弱势的群体。"
这个城市的高楼大厦是由她们的脊梁撑起的。当我们在泳池边享受周末时,别忘了有人在为我们清洗泳衣;当我们抱怨咖啡太烫时,有人凌晨五点就起来煮它。
离开深爱的家乡远渡重洋来新加坡工作的几十万女佣们,甘于做常人不愿做的工作,只为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正如那位写下长帖的菲律宾女佣最后所说:“我们离乡背井,不是为了成为奴隶——而是为了让孩子不必再成为下一个我们。”

夜幕降临,莉莎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在她那个狭小的储物间里,她小心翼翼地拿出藏在枕头下的手机,看着屏保上两个儿子的照片。"他们问我新加坡是什么样子,"莉莎轻声说,"我说这里很漂亮,但妈妈很想家。"
莉莎房间的抽屉里有一个小本子,里面工整地记录着每个月寄回家的钱数。"再坚持一年,"她笑着说,"我就能回家看孩子们了。"这一刻,她眼中闪烁的光芒,比新加坡任何一座摩天大楼的灯光都要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