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问题
在新加坡乘坐公共交通时,不能做的18件事
椰子 · 2025年08月04日 10:38
阅读 591
 

 椰子总结 

- 公共交通作为重要公共资源,关系大众出行。乘车需恪守基本礼仪:备好支付工具、保持卫生、尊重他人空间。

- 争吵、外放音乐、过度亲密等行为会干扰他人,乘客应自觉规避不当举动,及时调整行为,共同维护文明乘车环境。

 

 

许多人每天都在公交车和地铁上度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据此,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乘客。这里列出了一些不当的习惯,如果你有做这些事情,尽快停止。

 

对于其他乘客来说,希望这份清单能让你感到安慰,因为你的烦恼是真实存在的。

 

1. 将脚放到对面的座位上

公交车上乘客把脚放座位上的景象常见。我们难忍臭味,不想看感染的脚趾甲,伸脚还占空间,让他人无法入座。

 

 

 

2. 把脚搁在扶手上

乘客把脚放扶手上比放对面座位更糟。虽不占座位,却如当众做不雅瑜伽姿势,令人不适,若认识这样的人,该提醒他们收敛。

 

 

 

3. 过度占座

人类行为的过度舒展不仅占空间,还会暴露不雅。没人想看到这些,女士们穿裙装时也需注意,应交叉双腿,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4. 奇怪地依靠扶杆

工作一天后疲惫可以理解,但没必要用身体紧贴扶手杆,这样会占满空间,让其他乘客无处借力保持平衡,扶手杆是公共的,需要共享,况且也可能发生尴尬状况。

 

 

5. 未提前准备车票或手机

在龙门架处,部分通勤者临到跟前才翻找手机、钱包,导致通道堵塞,电子门关闭时更显混乱,若不擅长同时处理多事,应提前站到一旁准备,避免拥堵。

 

 

 

6. 携带味道浓烈的食物

携带辛辣食物乘车虽不违法(榴莲除外),但发酵豆制品、虾味食品、臭豆腐及贝拉干等气味浓烈,并非人人能忍受,容易引起不适。

 

 

 

7. 让小孩到处跑

允许幼童在车厢内乱跑的父母需注意:地铁不是游乐场,车把也不是单杠,孩子乱跑产生的噪音会严重干扰其他乘客,若想让孩子活动,可带他们去游乐场或参与马拉松等合适场所。

 

 

8. 在扶杆上做体操

公共交通不是私人健身房,请勿用扶手做引体向上。这种行为既妨碍他人借力,具破坏性,还很危险,锻炼请去专业健身房。

 

 

9. 健身后乘车

Instagram 上的健身博主们,粉丝看不到你们运动后的汗臭。

 

 

即便有空调,除臭剂也遮不住那股酸腐味,为了身边人,运动后请洗澡,这也是基本的卫生素养。

 

 

10. 过分亲密的举止

公共场所请收敛过度亲密行为!旁人下班途中无心观看亲吻、触碰等亲昵举动,更不应,让孩子目睹这些,以免造成不良影响爱虽美好,仍需顾及公共场合的礼仪

 

 

11. 在车内争吵

新加坡人虽爱关注周遭,却只想平静抵达目的地,没人愿见公交上打架争吵,这类事常被拍发 TikTok 疯传,最终只有发帖者获利,争执双方毫无赢家。

 

 

 

12. 在车上进行个人卫生行为

公共交通是公共场所,个人美容该在家完成,如牙线、剪指甲不仅不雅,还会散播细菌唾液;化妆时散粉、眼影也易弄脏他人衣物,建议早起在家打理,避免影响他人。

 

 

 

13. 拒绝为他人让路

除非遇紧急情况,乘车请排队并为他人腾空间,拒绝挪动妨碍内侧乘客下车、将行李占座位的行为不可取 —— 座位是给人坐的,不是放物品的。

 

 

 

14. 期待他人为你让座

礼让有需要的人是应有的礼貌,但不应通过 “啧” 声或摆脸色索要座位,即便他人看手机,只要礼貌询问,多数人都会让座,何必用被动攻击的方式呢?

 

 

15. 播放外放音乐或视频

公共交通不是夜店,尤其凌晨八点前,请勿大声外放音视频,建议用降噪耳机。

 

 

铃声过响者,也请在三次铃响内接听,刺耳声响只会给他人带来不适与惊扰。

 

 

16. 强行撬开车门

有些通勤者无视警示,甚至在行驶的列车上撬门,这绝非明智之举,列车不会为个人在两站间停靠,此举还危及其他乘客安全。错过列车只需等下一班,最多五分钟而已。

 

 

17. 留下个人卫生痕迹

乘坐公共交通无需留下汗渍、发油等痕迹,玻璃面板上的油渍已屡见不鲜,若不慎留下污渍,请用湿巾擦拭。

 

 

尤其要警告挖鼻掏耳者,若将污物蹭在座位上,后果严重。

 

 

18.用车厢做厕所

新加坡厕所很方便,绝无借口在自动扶梯旁小便或火车上排便。

 

 

商场、地铁站都有厕所,若实在忍不住,可询问旅客服务柜台工作人员,他们会提供帮助。

 

 

THE END
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关注狮城椰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