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问题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椰子 · 2025年04月27日 10:13
阅读 1136

 

 椰子总结: 

-新加坡“夹心阶层”看似光鲜,实则被房价、政策、养娃、失业风险压得喘不过气。

-今天就来解开新加坡中产“隐形贫困”的残酷真相。
 

税后月薪1.1万新币,14个月的工资,年收入16万新币。

 

这已经远远高于新加坡的平均的个人收入水平,按理说应该过着公寓、私车、女佣、宠物、两娃、每年1-2次出国旅游的惬意日子。

 

但这位网友仍然抱怨自己其实过着和月入4000新币的人一样的生活!

 

示意图

 

或许你会认为这种人生在福中不知福,一定会被网友们围攻痛斥他凡尔赛,不懂人间疾苦。

 

没想到却收获了一堆为其挽尊的战友,并哭诉新加坡“夹心阶层”五大苦!

 

 
夹心阶层三大苦
独成立前的
!客舱内部画面流出!
客舱内部画面流出!实况实况政府虽然多

一苦:买不了HDB、供不起公寓

 

1.1万的月收入,35岁前单身买不了房,35岁后加上老婆的工资分分秒秒家庭收入过1.4万每个月,超出的政府BTO的收入顶限。

 

要么只能从转售市场购入二手公寓,要么就只能挤入昂贵的公寓市场耗尽自己的积蓄。

 

示意图

 

而最可怕的是,过去200万新币可以买一套不错的公寓,现在却只是又小又远公寓的一个入门资格!

 

图源:早报

 

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如果想要一套房子,转售市场的组屋也有不少100万以下的优质选择,为什么不考虑?

 

这位网友给了一个更显人性面的答案:为什么?凭什么?

 

“我努力工作想要实现阶层跃迁,结果发现其实毫无变化!再过几年后会发现,收入比我低的人其实和我拥有了一样的净资产!因为可以把BTO转手!”

 

图源:reddit@Leading_Candidate256

 

二苦:有钱不敢花,生怕陷入中产陷阱

 

税后1.1万新币,当然可以在新加坡花花花,但很多夹心阶层的人们却有难言的苦楚:“不敢花!”

 

疫后经济、战争不断、贸易摩擦、AI崛起,让“失业”成为悬在每个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为失业人士提供临时财务支援政府将推出技能创前程求职援助计划- 8world

示意图

 

所谓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评论区中不少类似收入的网友都表示:除了吃饭普通购物上看起来的确比以前宽裕以外:

 

房贷、车贷一概不敢背在身上;更不用说生孩子了。

 

示意图

 

一旦真的面临失业,或者收入降级,公寓的房贷可比HDB高太多;车子的贷款也是一笔相当沉重的压力;孩子更是马力强劲的吞金兽。

 

一位网友直接在评论区用自己的例子表示了无比赞同!

 

图源:reddit

 

“我在工资涨了两倍之后,仍然选择购买转手组屋而不是公寓,这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是……风险真的太高了,一旦我保不住工作,那么就会无家可归!”

 

“我看到很多人冒险选了一条花销的路,但对自己的来说压力却很大,虽然收入很不错,但其实每天都在苦苦挣扎。”

 

图源:reddit

 

“说实话,一切都转瞬即逝,下一刻可能就被裁员,而且很难找到下一份工作,尤其是在年纪大了之后!”

 

“你知道吗,一个人可能一年赚了25万,然后第二年就被裁了……”

 

“我爸爸就是,在我小的时候,当时他赚了200多,然后有一年没有工作……真的是糟糕透了,幸好之后一切都好起来了!”

 

Career Advice | How to Prepare for Job Cuts & AI | HR & Business  Consultancy Singapore | JC Consulting

示意图

 

三苦:政府补贴倾斜中低收入,夹心阶层自己抗

 

前几年的财政预算案,私宅新加坡人可以直接忽略了,因为大部分时候补贴都不会落在私宅用户的身上。

 

2025年难得有了改善,有些小伙伴甚至感慨“这么多年了,第一次在财政预算案宣布之后觉得自己是新加坡人!”

 

气候优惠券(Climate Vouchers)金额从300元增加至400元,并且第一次扩大到私人住宅。

 

图源:海峡时报

 

乐龄易计划(Enhancement for Active Seniors,简称EASE)也扩大到私人住宅区,让私宅住户可以跟组屋住户一样,向政府申请津贴,增添方便乐龄使用的设施。

 

之前的一些援助配套,比如消费税补助券,是根据房产年值来决定的,而今年SG60邻里购物券竟然:没!有!附!加!条!件!

 

图源:海峡时报

 

而且今年还特地调整了自住住宅的地产税率的年值区间,这意味着不少屋主因为这一区间调整,而落入了更低税率的范畴,也意味着他们落入了可以享受更高补贴的范畴!

 

但这究竟是长久的政策,抑或只是2025年新加坡建国60周年的特例?

 

图源:sg60.gov

 

对于真正的富裕阶级来说当然早就不在乎这些毛毛雨的补贴,但对于夹心阶层来说,这部分却仍然是他们翘首以盼的甘霖。

 

能省一点是一点,在新加坡日益增长的物价水平之下,夹心阶层们其实也并不像外界想象地那般手头宽裕。

 

新加坡椰子

示意图

 

 
不是“中产”是“夹层”
独成立前的
!客舱内部画面流出!
客舱内部画面流出!实况实况政府虽然多
 

你以为自己是中产,其实只是夹心阶层!

 

不少权威机构都会以收入中位数的百分比来界定中产,而这一比例基本在70%-200%之间。

 

如果按照一个家庭来算,2024年居民住户月中位数收入为1.1297万新币,也就是说家庭月收入在7900新币-2.26万新币之间的家庭,都属于中产范畴。

 

但很显然,在新加坡家庭收入在8000新币左右的人,根本不敢自称“中产”。

 

生育第三胎或更多将获得最多1万6000元补助金- 8world

示意图

 

新加坡的“中产”家庭,应该拥有:⬇️

1、一个孩子

2、一辆车

3、三室一厅的公寓

4、经常在小贩中心解决伙食,偶尔外出吃顿餐馆

5、一年可以去1-2次亚洲周边国家旅行

6、请一个女佣

 

不只有工资!在新加坡,请女佣竟还要多花这些钱~,生活攻略

示意图

 

那么,TA的月花销成本将是这样的:⬇️

养车费用:这就、保险、各项税、停车费和燃油费等等,一个月在1500-3000新币左右。

公寓房贷:如果按照贷款100万新币来算,一个月大约在4200新币左右

伙食费:一个人一个月500,一家四口(加上女佣),大约在1800新币左右

女佣费用:一个月包括保险等在800新币左右

其他:电费水费等一个月400新币

保险费用:一个月200新币左右,全家三口在600新币

 

一个中产家庭维持上述(相当优越)的生活条件,1个月大概需要9800新币左右。

 

图源:早报

 

当然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扣除女佣、孩子以及供车的费用。一个月也可以在6500新币左右维持一个比较宽裕的生活。

 

而这意味着,根据上述“中产阶级”底线为7900新币月收入的底线,这些刚刚达到中产及格边缘的人每个月仅能存下1500新币左右。

 

这的确无法让他们快速积累资产以应对未来的灵活投资或可能造成的风险。

 

——这,便是夹心阶层的苦楚。

 

新元是哪个国家的货币? | EBC金融集团

示意图

 

他们会意识到,在新加坡你可以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然后每个月积累1500新币左右的积蓄,产生一种未来可期的感觉。

 

可当收入上涨了,你觉得自己可以吃顿好的,或者可以选择一个离公司近一点的房子,大一点的房子的时候,会突然发现:

 

“为了满足这种生活的提高,你每个月仍然只能存下1500-2000新币左右的积蓄。

 

刚到新加坡怎么办理本地银行卡?一文全看懂!_加纳_新闻_华人头条

示意图

 

在每个月只赚4000新币的时候能存下1500新币,是一种幸福。

 

在每个月赚了8000新币的时候,还只能存下1500新币,是一种痛苦。

 

图源:Reddit

 

“高收入并不意味着足够的积蓄!买房会花光积蓄和公积金,为了首付,我得卖掉我的投资。有了孩子,我的支出就更加捉襟见肘”

 

“因为现金短缺,我感觉非常没有安全感!被裁员肯定会导致还不起房贷,经济压力真的太大了!”

 

民调:八成受访者曾失眠87%大马人面对财务压力

示意图

 

你可以说这来自人的贪念和欲望的不满足,但这种现象在新加坡的确尤为明显——因为国家对于“低收入人群”和“中高收入人群”,态度天壤之别!

 

或是通过政策进行倾斜,比如BTO;比如财政补贴政策;或是通过人的欲望进行区分,比如车牌、比如消费税……

 

示意图

 

 
夹层阶级的恐惧
独成立前的
!客舱内部画面流出!
客舱内部画面流出!实况实况政府虽然多
 

夹层阶级最怕的几件事:

 

1、通货膨胀

 

在新加坡通货膨胀率最高的2020年左右,实际上对于中层家庭和对于底层家庭,经历的上涨幅度并不一样!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位于中层60%的家庭经历的通货膨胀达到了同步增长4.9%,而与此同时,底层的20%家庭的通胀同比增长率,为4.2%。

 

鲜农总会与农场合作在平价超市售卖低价无农药蔬菜和新洲非鱼| 联合早报

图源:早报

 

虽然2025年的财政案宣布之后,让不少中产家庭松了一口。

 

至少在未来可能面临的通胀压力之下,中层收入者还是被国家关注到,而不是边缘化的群体,但长久国策会如何,谁都不敢保证。

 

可能是包含下列内容的图片:上面的文字是“$ 2025年政府派钱日历! 5月 6月 4月 水电费回扣 【增加】 110-190元 组屋杂费回扣 0.5或1个月 气候优惠券 【增加】 最多400元 社理会邻里购物券 500元 新 7月 SG60 ActiveSG 现金积分填补 100元 新 8月 8月 9月 SG60邻里购物券 SG60 600或800元 新 保健储蓄填补 500元 育儿LifeSG补助券/ 教育储蓄/ 中学后延续教育 户头填补 新 500元 水电费回扣 110-190元 组屋杂费回扣 0.5或1个月 10月 GSTV现金补助 450或850元 GSTV保健储蓄填补 150-450元 多子女家庭LifeSG 补助券 新 1000元 新加坡文化通行证 100元 新 水电费回扣【增 【增加】 110-190元 组屋杂费回扣 0.5或1个月 12月 现金补助 100-600元 1月 2025年 2026年 2025估税年 个人所得税回扣 最多200元 新 社理会邻里购物券 300元新 新 水电费回扣 110-190元 组屋杂费回扣 0.5个月 eeeeeeee 新 坡 财政死善案, 2025 M 8world 来源:财政部18-02-25 来源: 财政部 18-02-25”

图源:8视界

 

2、来自富人阶级的压力

 

富人阶级对房、车的需求大大压缩了中产,特别是刚进入中产的夹心阶层的消费。

 

从刚刚公布的房产价格数据来看,私宅季度环比价格上涨0.8%,高于此前预期。

 

图源:联合早报

 

同样的,汽车拥车证依然高居不下,中小型汽车组破9万7000新币,攀升到了去年11月第二轮以来的新高!

 

图源:早报

 

可能唯一值得高兴的就是,新币上涨势头相当稳健强劲。

 

对于每年1-2次的海外出行改善计划,相当有利……国内花不起,国外还不随便潇洒潇洒?

 

图源:xe

 

3、失业

 

这应该是最让中产恐惧的事了,如果不陷入高消费的陷阱尚可,一旦陷入房子、车子、孩子三“子”债务,那么失业将是无法承受的风险。

 

虽然根据人力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裁员人数达1万3020人,低于前年的1万4590人。

 

但分配到各个季度来看却并不算乐观,因为在2024年第四季度,有3680名员工被辞退,高于前一个季度的3050人。

 

图源:早报

 

而且这部分的增幅来自金融和保险业,属于平均收入相对较高的行业,同时这些行业也受AI人力、算法、服务的替代影响比较大,更容易在裁员潮中被波及到。

 

同时六个月内重返职场的裁退雇员比例也略微下跌,从去年第三季度的60.4%下降到了第四季度的58.1%。

 

这意味着辞退后重新找工作的难度也进一步在提高。

 

年轻马劳告诉你在新加坡工作的真相… - FoodieSG

示意图

 

其实从文首网友们的吐槽和讨论中就能看到,除了上述的这些实际性的中产危机,更让中层收入者担忧的,还是:

 

4、国家对于不同阶层补助过度倾斜

 

图源:reddit

 

“保障性住房的利润应该有严格的上限!”

 

图源:reddit

 

“福利差距有点太大了,我不太喜欢!我理解为什么要有补贴,但我不明白这个补贴的力度!”

 

关于一个国家对各个阶层不同的政策,网络上最常讨论的便是Equality还是Equity,平等还是公平?

 

图源:网络

 

新加坡一直在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平衡贫富差距,因此当然更偏向右图的做法,尽量让国民们都能享受到差异不大的生活条件。

 

但很显然这两年转售组屋的价格让右图变得不那么“平等”,一个人可以通过BTO后的转售,瞬间追上其他收入人群多年积累的资产价值。

 

这很容易让这部分被追赶上的收入人群产生一种:奋斗无用投机万岁的消极心态。

 

 

但很显然,从2023年开始政府已经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早在2023年9月的经济学会议上,黄循财就表示:

 

他不认为所有的社会再分配应该由政府财政体系来完成,否则,不仅是富人,中产阶级也会承担很高税收,“这永远比不上社区支持所能给予的爱心和个人关怀。”

 

同样的,在2024年8月18日的国庆群众大会演说上,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便已经发出了“中产不能跌落”的口号。

 

政治观察家:黄总理首个国庆群众大会极具个人色彩- 8world

示意图

 

因此可以看到,在2025年新推出的失业援助中,为失业工人提供的救助金高达6000新币,显然也是考虑到了一部分夹心阶层的风险。而2025年的财政预算案中,也让夹心阶层们感觉的确被国家所注意到。

 

危机四伏、政府在介入,在这个飘扬动荡的时代里,每个人都需要习惯这种不确定带来的挑战和紧迫感。

 

示意图

 

我们是物质极大丰富的一代,我们也是难以获得内心平静的一代,难怪有人说新加坡是一个适合“低物欲”者生活的国家。

 

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高通胀、失业潮、收入花销和储蓄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

 

更多精彩新闻、实用资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更多精彩文章
进入【新加坡狮城椰子公众号】看看
 
图片

图片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THE END
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关注狮城椰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