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问题
在新加坡,很多人省钱的五个做法,结果却让他们花了更多钱!
椰子 · 2025年10月01日 11:13
阅读 351

 

生活成本不断上涨,让我们的钱包缩水,新加坡人纷纷寻找各种创意方式来节省开支实属常见。

 

但有些时候,这些计划可能适得其反——特别是当它们实际上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开销,或者需要我们投入过多时间时。

 

以下是5种常见的省钱方式,它们最终却只会让我们不必要地花费更多。

 

 

1)开车去马来西亚购买更便宜的商品

 

经常开车去马来西亚的人都熟悉这套标准流程:油箱里留着尽量少的油穿过长堤,享用一顿(或两顿)丰盛的大餐,采购尽可能多能塞进车的杂货,然后在返回新加坡时加满油箱。

 

这样做的初衷是尽可能省钱。得益于有利的汇率,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就是在马来西亚尽量多购买便宜商品。

 

这种"省钱"方式的问题在于,它实际上会促使我们花费比预期更多的钱。在试图最大化利用时间和成本的过程中,我们很可能会为了从新元中榨取更多价值而购买许多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2)为了餐饮场所的信用卡优惠而消费

 

信用卡公司热衷于提供各种餐饮优惠。可能是高级餐厅的"买一送一",也可能是你最喜爱咖啡馆的大额折扣。

 

无论优惠形式如何,其目的都非常明确:餐饮商家希望我们光顾消费,信用卡公司则希望我们使用他们的卡付款。实际上,根本没有人在为我们省钱。

 

但不知何故,我们总觉得自己通过这些优惠省了钱但其实并没有。背后的道理很简单:每次我们用信用卡购买所谓的"优惠"时,我们都是在花钱,而不是省钱。

 

 

3)在家做饭

 

人们普遍认为在家做饭更便宜,能帮我们省钱。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

 

在新加坡,食阁或咖啡店随时都能找到价格实惠的熟食。一餐饭最低只需4-5新元,具体取决于选择。如果两人外出用餐,费用约为8-10新元。

 

相比之下,在家为两人做饭的成本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低。但凡做过饭的人都知道,在超市买一份肉和一份蔬菜的成本很容易就超过5新元。如果再加上鸡蛋、预制酱料、配菜和米饭,自制餐食的成本早已超过8新元。

 

在家做饭确实很好——如果我们提前规划并经常下厨,或许能节省一些开销。但其真正价值在于吃得更加健康,而非更便宜。

 

 

4)被五折优惠吸引购物

 

如果你曾经因为商品打五折而被吸引并且消费,请立即停止。

 

思考一下这背后的逻辑:如果我们购买某物仅仅是因为它正在打折,那就意味着我们原本根本没打算为它花钱。

 

花50新元买原价100新元的东西,并不是省了50新元,而是意味着我们比原计划多花了50新元——原本我们一分钱都不需要付。

 

 

5)购买任何类型的套餐

 

购买套餐几乎从不会帮你省钱。商家提供套餐的唯一原因,是认为通过销售套餐,能让你在他们那里消费得比实际需求更多。

 

这并非说套餐从不提供实惠。按单次使用成本计算,我们或许确实省钱(前提是必须在套餐到期前用完)。但总体而言,商家销售性价比更高的套餐,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我们的总支出,而不是减少。

 

THE END
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关注狮城椰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