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圈又上演了一出好戏!
这两座亚洲金融重镇,一直都在为“谁是老大”争得你死我活。
这回,焦点落在了保险和资产管理行业上,香港保险业监管局(HKIA)和新加坡金管局(MAS)可没少较劲。

咱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顺便看看这场“抢人大战”会怎么影响两地的未来!
香港:别把钱都搬到新加坡去!
事情是这样的,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最近有点急眼了。
像友邦保险(AIA)这样的大公司,之前把不少投资决策和资产管理业务搬到了新加坡。
为啥?
因为新加坡金管局抛出了各种诱惑:税收优惠、灵活的“可变动资本公司”(VCC)架构,简直是资管公司的“天堂”。

就拿友邦来说,他们2021年在新加坡开了个资产管理子公司,到2024年底,已经在那儿管了1390亿美元的资产,占他们总投资资产的半壁江山!
香港这边一看,哎哟,这还得了?
2024年初,HKIA开始“劝”这些公司把投资决策权搬回香港。
虽然没啥硬性规定说资产和决策必须留在香港,但监管局现在可盯得紧。
他们甚至查了一家公司的香港团队,确认他们是不是还握着最终决策权。
啥意思?
香港不想让人才和资本都跑去新加坡,怕本地就业机会被抢走。
毕竟,香港的区域总部数量已经从2021年的1457家掉到2024年的1410家,这信号可不妙。
新加坡:淡定吸金,VCC就是香!
反观新加坡,MAS那叫一个淡定。
他们表示:“我们这儿可是全球资金的聚宝盆,北美、欧洲、亚洲的钱都往这儿流!”
那VCC架构确实牛,灵活又省成本,谁不喜欢?
新加坡的资产管理行业这些年稳步增长,靠的就是这种“友好”政策。
相比之下,香港虽然资产管理规模也不小,2024年涨了13%,达到35.1万亿港币(约5.76万亿新元),已经超过了新加坡!

这场竞争不只是保险的事儿
表面上看,这是保险业的事儿,但往深了说,是香港和新加坡在亚洲金融中心地位上的拉锯战。
香港背靠内地,市场大、体系熟,但近几年面对新加坡的政策优势,确实有点被“截胡”的感觉。

新加坡靠国际化程度高、政策灵活,吸引了不少全球玩家。
而香港呢,监管局现在强调资产别太集中,保险公司得确保赔付能力,还得为本地多创造点就业机会。
其实,这场竞争的核心是啥?人才和资本!
香港怕新加坡把高端金融人才和资金都吸走,自己的金融中心地位被撼动。
新加坡则继续敞开大门,摆出一副“来者不拒”的架势。这不光是保险公司的博弈,更是两地在全球金融版图上的较量。
未来咋走?看谁更会“留人”
往前看,这场“抢人大战”估计还会更激烈。香港得想办法稳住自己的优势,比如优化政策、吸引更多国际企业落户,不然区域总部数量再下滑可就麻烦了。
新加坡这边,估计会继续放大招,用灵活的政策和低成本环境吸引更多资金和人才。
说到底,香港和新加坡各有各的杀手锏。
香港有内地这个大靠山,新加坡有全球化的灵活玩法。
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谁能留住更多人才、拉来更多资本。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