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问题
洪水预警!今天 ,新加坡这几个地方要小心
椰子 · 2025年07月22日 11:27
阅读 802

 

哈喽,新加坡的小伙伴们!今天又是“水花四溅”的一天!国家水务局(PUB)在X上连发预警,提醒大家小心中央和东部地区的大水爆发。

 

雨来得比你点的Grab外卖还快!更让人疑惑的是,新加坡的排水系统号称全球顶尖,怎么还动不动就“水漫金山”?

 

图源:之前的暴雨

 

暴雨预警,哪些地方得绕着走?

 

今天(7月21日)上午,PUB火速更新了好几条预警,提醒以下地方可能变身“水上乐园”:

 

  • 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Craig Road(从Duxton路到Tanjong Pagar路)从上午11:20起一小时内别去,免得鞋子泡汤!

     

  • 实龙岗(Serangoon):Lorong Gambir从11:30起一小时内也得绕着走,不然可能得游回去!

     

  • 上巴耶利峇(Upper Paya Lebar):从11:38起,这几个地方要小心:

    • 上巴耶利峇服务路(从Lim Teck Boo路到Rochdale路)

    • Jalan Lokam(靠近上巴耶利峇路)

    • Thrift Drive(靠近Jalan Usaha)

       

  • 东海岸(East Coast):Jalan Pokok Serunai(上东海岸路附近)从中午12:01起一小时内也别去,除非你想体验“人在水中央”的感觉!

     

PUB这波预警简直是“避水神器”,精确到街道,分分钟提醒你别踩坑!

 

不过,小编还是得说:出门前查好路线,别一不小心把新鞋变成“水鞋”!

 

新加坡之前的暴雨有多猛? 

 

1)去年11月,新加坡北部多处被淹
 
当时,北部部分地区的暴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天空如同破了洞一般世界被倾盆大雨笼罩。
 
图片
图源:Tiktok @katharinetoh128
 
拍摄于Blk 69 Geylang Bahru 市场,因为暴雨太大,连顶棚都无法完全挡住雨,积水如瀑布一般渗进棚内。
 
图片
图源:Tiktok @cdeanj
 
高处的雨水来不及通过排水渠进行分流,直接顺着地势形成滚滚溪流,在台阶上构成阶梯的小瀑布。
 
图片
图源:ehsanrobin6
 
在兀兰10道突发的淹水,还让两辆车受困,因为水位几乎淹到门把手,司机甚至都不敢开车门下车。
 
图片
网络视频截图
 
2)2020年6月,全岛多处被淹
 
当时,同样也是一阵大雨后,某些路段的积水更是成灾……这时候底盘高的公交车,成为路上唯一的“幸存者”,看着外面的惨状,车上的乘客纷纷掏出手机。
 
图片
 
“看,一辆私家车熄火了!”
 
图片
 
看!连小巴都没能驶过这段路,停在了这里。
 
图片
 
仔细一看,车上有很多孩子,似乎还是幼儿园的校车。
 
图片
 
不光是路上,还有一些地铁站外的公交车站也是被大水淹没。
 
图片
 
3)2019年,珍珠坊被淹
 
因为突降暴雨,当时珍珠坊也跟着“发了”,五楼露天停车场来不及排水,积水从五楼一路逐层往下流......
 
图片
 
雨水从五楼露天停车场,流到三楼停车场后再流向三楼商场,并逐层往下流淌。最后导致一楼至三楼的靠近楼梯的商家全部受影响!
 
图片
 
商场内的商家面对摊位被水浸手足无措。其中一名商家指出,三楼的积水一度高达脚踝。
 
商家纷纷拿出扫帚、拖把、水桶等器具清理积水。据说这是珍珠坊营业30年首次遇到淹水事件。
 
图片
 

新加坡排水功能,防止水患的能力到底怎么样?

 

说到新加坡的排水系统,那可是世界级的“学霸”!

 

PUB可是下了血本,打造了一个集高科技、规划和维护于一体的排水网络:

 

  • 超强硬件:新加坡的排水系统覆盖全岛,拥有超过8000公里的排水管道和运河,堪称城市“血管网”。这些设施能快速把雨水导到海里,效率高得飞起!

     

  • 智能监控:PUB用上了高科技传感器,实时监控水位和降雨量,哪里有积水风险,立马就能知道,预警速度比你抢红包还快!

     

  • 绿色加持:像碧山-宏茂桥公园(Bishan-Ang Mo Kio Park)这样的生态排水系统,不仅能排洪,还能美化环境,顺便当个网红打卡点!

     

新加坡还斥巨资升级基础设施,比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Deep Tunnel Sewerage System, DTSS),堪称“地下超级工程”,能处理暴雨带来的巨大水量。

 

新加坡全岛最大排水系统,是由32个主要河道、超过8000公里长的渠道以及17个蓄水池组成的。
 
图片
 
所有的房屋边上都有排水沟,这些人行道上许多的带盖的沟沟都是用来排水的,之后,收集来的水会沿着排水沟一直流到排水渠,并最终流入河流或蓄水池中。
 
图片
△遍布新加坡的排水渠

 

 
图片
△ 雨后的排水渠
 
图片
△ 校园小路旁的排水沟
 
图片
△ 马路边有很多的排水孔
 
政府还引进了可以渗透水的砂砾技术。城市中的草地都可以渗透、引导收集雨水,分担抗洪压力。
图片
△ 空地上也有排水渠
这些大大小小的明渠,沟壑星罗棋布形成了城市排水和蓄水的网络。
 
这些沟渠就像是一块巨大的海绵,每到暴雨时能及时吸走雨水并排入新加坡的17个大蓄水池,成为新加坡水资源的源头。
 
图片
 
其中,2008年开放的滨海湾堤坝也是一个蓄水池。作为新加坡全面抗洪的重要环节,它将蓄水池和大海隔开,这样蓄水池的水就不会受到潮汐的影响哦~
 
图片
 
当雨水过多蓄水池过满的时候,工作人员只需打开排水泵。只需9秒就能排空一个奥林匹克游泳池容量的水。
 
尽管整体排水抗洪做的不错,但是最近几年气候变化,新加坡的降雨量不稳定。当雨水过大的时候,还是免不了像上文那样会有局部积水。
 
图片
 
自2011年以来投入12亿新币,完成了全岛325个沟渠的改善工程。
 
此外,政府也在2013年重新修订了地面排水系统准则。所有重要道路的地下管道
也都装有实时的监控系统,一旦有情况发生就马上就能采取及时的措施。
 
图片
史丹福地下储水池

 

2019年,世界银行还给新加坡的排水系统点赞,说它是全球城市防洪的标杆!

 

那为啥还总有积水?

 

既然排水系统这么牛,咋还老是“水漫金山”?小编帮你扒一扒背后的原因:

 

图片

 

  1. 热带暴雨太“凶残”
    新加坡的热带气候不是盖的,暴雨来得又急又猛,短时间内能下好几百毫米的雨量。

     

    就像今天,气象局(MSS)早说了,7月下旬会有雷阵雨+苏门答腊风暴的“双倍快乐”,排水系统再强,也得喘口气啊!

     

  2. 城市化“副作用”
    新加坡地小人多,高楼大厦、道路停车场把地面铺得严严实实,雨水渗透土壤的空间少了,只能全靠排水管道硬扛。

     

    有时候,低洼地带就像“天然集水池”,稍微雨大点就容易“满溢”。

     

  3. 老城区“历史包袱”
    像丹戎巴葛、实龙岗这些老城区,部分排水设施建于几十年前,设计时没考虑现在的极端天气。

     

    升级改造需要时间和钱,PUB虽然在努力,但总有“赶不上趟”的时候。

     

  4. 意外堵塞“添乱”
    树叶、垃圾、施工残渣……这些小东西一不小心堵住排水口,积水就来了。别小看一片树叶,关键时刻它能让整条街“水深火热”!

     

  5. 气候变化的“加码”
    全球气候变暖让极端天气更频繁,暴雨强度和频率都比以前高。PUB的系统虽然先进,但面对这种“超纲题”,偶尔也会“压力山大”。

 

 

新加坡的排水系统虽然是“学霸”,但面对热带暴雨、城市化和气候变化的“联手夹击”,偶尔也会“翻车”。

 

好在PUB和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升级系统,争取让“水漫金山”的日子越来越少!下次再遇到暴雨,记得查好PUB的预警,带好伞,穿对鞋,淡定应对!

 

THE END
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关注狮城椰子
1
3